啟迪專精特新丨暗流科技:布局氫能賽道,聚焦三大研發板塊,累計交付300+項目打印
發布時間:2024-12-06來源:啟迪之星
隨著我國“雙碳”目標的提出,氫能產業的發展步伐顯著加快。2022年由國家能源局頒布的《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正式確立了氫能作為國家未來能源體系中不可或缺的戰略地位。在此期間,綠氫制取技術、氫燃料電池技術以及大流量加氫站控制系統等領域均取得了關鍵性突破,這些技術進展有力地推動了氫能產業向無人機、氫能源車等商業化場景應用。
啟迪之星壹計劃企業暗流科技成立于2018年,專注中小型燃料電池原創技術,依托清華和華南理工大學燃料電池相關技術團隊共同開發出包括膜電極生產工藝及設備、燃料電池測試系統等一系列相關技術,在此基礎上配合行業客戶需求,開發出備用電源、無人機、自行車等多項燃料電池應用產品。
1、挖掘氫能巨大潛力,推出高效氫能應用方案
2018年,暗流科技創始人徐帆依托在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期間對燃料電池方向的研究,以及在大廠從事消費電子類鋰電池應用工作的經歷,深刻認識到鋰電池雖應用廣泛,卻存在續航、低溫衰減及回收導致的環境污染等問題。他堅信新能源的發展需要多種技術協同推進,而氫能作為下一代技術具有巨大潛力。基于對小型化應用場景的深入調研與洞察,以及對氫能在小功率應用上獨特優勢的認可,徐帆毅然決定與幾位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創立了暗流科技。
目前,市面上的氫燃料電池產品多針對大功率場景,而對于小功率應用場景則鮮有涉及。因此,暗流科技針對性地布局了小型風冷電堆及動力系統、定制化膜電極組件、小型電解水膜電極和電解槽三大研發板塊。
在小型風冷電堆及動力系統研發中,暗流科技巧妙地運用風冷散熱技術,如同為電堆穿上了一層輕盈的“散熱盔甲”,不僅實現了電堆的小型化與輕量化,更賦予了它持久而穩定的動力輸出。這一突破性成果,讓電動兩輪車、無人機等小型交通工具得以輕裝上陣。其推出的氫能源無人機產品AD1已實現了100min超長續航,最高可定制240min續航,大幅提升效率,是工業級長航時無人機無可取代的理想方案。
定制化膜電極組件則通過對膜電極材料與結構的深度優化,成功解鎖了燃料電池性能與效率的全新高度。這一創新成果,為動力需求靈活多變的各類應用場景量身定制了一套“動力引擎”,讓產品在面對復雜多變的環境時,都能游刃有余地展現出色性能。
而小型電解水膜電極與電解槽的研發,借助了暗流科技創新高效的膜電極技術,將電解水制氫的過程變得既便捷又環保。如同為氫能無人機、戶外發電等場景提供了一座“綠色加油站”,讓它們在享受氫能帶來的高效與清潔的同時,也能輕松實現氫能的自給自足。
暗流科技核心團隊來自清華大學、華南理工等在燃料電池領域擁有扎實基礎的高校,部分成員曾在華為、光大國際等知名企業有過新能源板塊的研發和項目開發經歷,具備豐富的行業經驗。在專利方面,暗流科技目前獲得4項專利授權,其中發明專利1個。并有發明專利和 2項實用新型專利正在申請中。
2、探索氫能源應用新場景,多元化定制產品服務全球用戶
暗流科技在廣東佛山、浙江麗水等地擁有量產工廠及在建銷售研發中心,其客戶群體主要包括海外尋求燃料電池核心組件的大型企業,以及國內有氫能應用場景拓展需求的央企、新能源賽道企業和氫能相關企業。包含國家電網、中國石化、中國航天等多家大型央企、國企簽約落地,服務業內數十個科研院所和制氫企業,目前已有300多個項目順利交付。
其中,暗流科技聯合生態合作伙伴在新疆開展氫能電動兩輪車項目落地,取得了顯著成果,積極幫助當地園區實現了氫能電動兩輪車的產業化,現已準備進行大規模的市場投放,快速推動了當地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暗流科技創始人徐帆表示,能夠與這些大型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并持續進行示范應用項目的開發,主要依靠的是核心技術的不斷打磨和始終如一的服務質量。
從商業模式來看,暗流科技的產品面向全球,主要圍繞小型氫燃料電池技術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展開,通過提供氫能動力系統解決方案來滿足客戶特定應用場景的需求。
其盈利來源主要包括兩大類:一是銷售燃料電池核心組件如模電極和電堆等產品,這些產品不僅供應給自身的燃料電池和電解水裝堆生產,也對外銷售給海外大型企業等客戶;二是向高校銷售科研設備,即將自身的生產測試設備轉化為科研版本進行銷售。目前,高校銷售占到公司盈利的三分之一左右。
暗流科技創始人徐帆對未來公司的發展持有堅定且樂觀的態度。他認為,隨著氫能行業從前期研發探索階段進入商業化應用階段,今年或明年或可視為氫能商業化應用的元年。暗流科技已做好準備,著力在未來三到五年內打通一到兩個應用場景,實現市場化、批量化的應用。他們的主攻方向包括新能源電單車共享出行、長續航車型以及氫能無人機等領域,期望能夠通過這些創新應用推動氫能技術的普及與發展,并在新能源體系中占據一席之地。
目前,暗流科技擬開啟新一輪融資。并歡迎氫能相關的高校、研究院所共同開展項目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