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迪企業|國網通航公司應用遠度無人機開展首次規模化激光掃描作業打印
發布時間:2020-11-19來源:國網通航公司
11月15日,隨著最后一架無人機在四川安岳縣鄧家坪村安全降落,國網通航公司首批中大型無人機激光掃描巡查作業任務順利完成。這也是國家電網首次規模化開展輸電線路中大型無人機激光掃描作業。資料顯示,中大型無人機載重大,能夠搭載性能優越的激光雷達設備,同時飛行距離長、作業半徑大,非常適合應用在輸電線路激光掃描中。為充分驗證中大型無人機開展輸電線路激光掃描巡檢的可行性及數據質量,國網通航公司結合生產運行實際,綜合考慮地形、天氣、密集通道安全距離等因素,分別在甘肅、四川和寧夏選取了最具代表性的高原、山地和平原地區超、特高壓輸電線路作為試點,分為兩個作業組,利用自有的三種中大型無人機組織開展作業。
本次作業自10月26日開始至11月15日結束,歷時20天,共計開展作業27架次,完成線路激光掃描772公里。現場根據激光巡線經驗持續優化作業方式,采取了提升往返巡視中心線區域數據重疊度、減小轉彎半徑和調整作業速度等方式,數據質量效果提升明顯。
通過本次中大型無人機激光掃描試點,國網通航公司建立了基于不同地形、電壓等級和應用場景下直升機/中大型無人機協同激光掃描作業輸電線路的最優匹配。“應用中大型無人機開展輸電線路激光掃描具有運行成本低、作業效率高、數據質量好等諸多優點,平均每小時可完成數據采集30公里以上,可同時完成激光點云和高清影像的采集,數據成果質量優異,作業效率是旋翼無人機的30倍以上。”通航公司無人機項目負責人程海濤介紹。
國家電網目前在運輸電線路逾110萬公里,數字三維電網、“電網新基建”建設對航空電力作業需求迫切,國網通航公司在開展13.3萬公里輸電線路直升機激光掃描作業經驗基礎上,主動尋求自身能力、技術以及作業模式的創新與升級,深入開展中大型固定翼無人機輸電線路激光掃描作業可行性、可靠性與經濟性分析論證,促進建立直升機/無人機協同巡檢、兩翼齊飛的新局面,能夠最大程度地服務“電網新基建”建設要求。下一步,國網通航公司將持續加大中大型無人機應用力度,提升科技研發投入,積極推進人工智能、5G通信、自動駕駛等新技術與中大型無人機應用結合,拓展數據服務價值,擴大無人機電網應用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