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迪企業|京廣傳媒舉辦5G產業三螺旋創新發展論壇打印
發布時間:2019-06-19來源:京廣傳媒
6月18日,由啟迪控股成員企業—北京國際廣告傳媒集團(簡稱:京廣傳媒)主辦的主題為“政策+產業、技術+場景、園區+創投”的5G產業三螺旋創新發展論壇在北京國家文創試驗區核心區舉行。來自科研院所、電信運營商、行業主管部門的專家、代表,以及5G應用場景的開發者、關注5G產業的創投力量匯聚一堂,共同探討5G時代技術與產業的融合發展。
此前,京廣傳媒聯手北京國家廣告產業園區、中央電化教育館、同方投資、北京銀行等戰略伙伴,于北京國家文創實驗區核心區共同建設5G聯合創新實驗室。實驗室平臺一期面積4000平米(二期將擴展到10000平米),可為入駐企業提供5G環境下的研發、展示、辦公、技術轉化等方面的服務。實驗室還同步設立了規模為5億人民幣的5G創投基金,將為有志于在5G時代投身應用場景領域的企業提供服務。目前,在北京聯通的技術支撐下,京廣傳媒5G聯合創新實驗室已經實現了5G信號全覆蓋,多家致力于5G應用場景開發的實力企業,已經簽署了入駐意向。
在研討會上,北京郵電大學喬秀全教授介紹了5G的特點和相關應用場景的發展趨勢。他表示,5G可提供10Gbps超大容量、端到端1ms超低時延、1000億海量連接,其具備高傳輸速率、低功耗、低時延、高可靠性等特點。在萬物互聯的場景下,機器類通信、大規模通信、關鍵性任務的通信對網絡的速率、穩定性、時延等提出更高的要求,包括自動駕駛、AR、VR、觸覺互聯網等新應用對5G的需求十分迫切。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潘峰主任表示,如果將4G比作修路,那么5G技術相當于造城。5G技術將為產業數字化賦能,打造跨行業融合的生態。他認為,在5G的支持下,超高清視頻、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擁有極致體驗的數字內容可以在移動互聯網中實現高速傳輸,從而豐富數字創意產業的產品類型和產業邊界,帶動相關內容生產與裝備制造等業態的集合發展。
在產業應用層面,遠度飛控副總經理杜濱泉認為,無人機產業將隨著5G商用時代的來臨,有更大的發展。當前,無人機領域普遍存在續航低、圖傳延遲、信號遮蔽等問題。5G的到來將有效解決這三個痛點。5G的高速傳輸將解決信號延遲問題,同時功耗較大的模塊應用可以通過云端進行支持,降低無人機的質量、電池消耗等問題,解決續航難題。此外,5G還有助于解決無人機的監管難題。
偶邦智能首席運營官劉曉端則表示,偶邦智能在今年春節期間幫助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打造的以著名主持人撒貝寧為原型的虛擬主持人,已經參加了網絡春晚的播出,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在5G時代,每個人都可以用他們的軟件獲取自己的虛擬形象,并操控這個虛擬形象的言談舉止,而這個虛擬人在移動互聯網上的順暢傳輸,同步舉止,有賴于5G的超高網速。
作為5G創新實驗室發起方之一的教育部中央電化教育館的教育信息化學者李曄則介紹,教育部中央電教館一直致力于通過信息化手段,推進遠程實時共享互動教育的發展。5G將實現這個廣大教育工作者和學生們憧憬的夢想。
京廣傳媒總經理楊軍在研討會上介紹到, 5G聯合創新實驗室圍繞文化傳媒、教育、金融等領域,打造沉浸體驗、虛擬現實、增強現實、遠程控制等應用場景,實現京廣傳媒與各方合作共贏。同時打造5G產業孵化空間、展示空間、推廣空間等,推進北京5G技術與文化傳媒、文化產業等深度融合,吸引5G創新應用領域前沿企業在北京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集聚發展,有力支撐北京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和文化中心建設。